全国免费咨询电话

  400-091-8848



新闻动态

立足新起点,开创新局面
详细内容

成本管理误区

    房地产彻底进入薄利时代。其实,即便是在集中供地之前,地产项目的毛利率也已普遍降到15%,利润率也逼近6%。房企经常强调从细节层面死抠成本,却忽略了日常那些习以为常的管理意识及工作模式,才是成本管控难的根源。

    1、各部门没沟通,成本部门单打独斗

    成本人总是自嘲,成本是房企里面最招人恨的部门,堪称一号背锅侠。产品档次上不去,设计说,有更好的方案,成本过不了;到访量不达标,营销说,样板房预算有限没法出彩;工程进度上不去,抱怨成本卡变更签证。当各个部门都吐槽成本抠门,成本难搞的时候,说明真的只有成本部门在抓成本,其他部门并没有多少成本管控的概念。大家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,忙着冲自己部门的业绩,至于浪不浪费钱,能赚多少钱,大家并不关心。

    前期测算利润还不错,做下来利润大打折扣甚至亏损的项目一抓一大把。就是因为测算结果跟实际差距情况太大了。举个例子,项目要定桩基了,图纸都还没出来,成本怎么做测算?只能自己收集内外部的指标建个模型模拟一下。这样做出来的测算,怎么可能精细。成本管理贯穿项目开发的全过程,在不同阶段应该有不同的主责部门,比如定位阶段是营销主导,方案阶段设计主导;而事实上,大部分房企里面,成本压力就是成本部门一肩挑。这也是为什么,成本与各职能线之间总是扯皮不断。

    2、前期风控不到位,后期费力不讨好

    某项目,前期测算利润有20个点,到了清算的时候发现,车库和商铺占了很大一部分货值,不打折卖不掉,打折卖项目没利润,进退两难。这种情况不少见吧?拿地时进的水,结算时流的泪。目前,土地成本占项目总成本的30%—50%,有的甚至超过50%。可研阶段,投希望价格激进点,成本压低点,进度更快点,这样算下来项目利润高,土拍时出价就能出高点,拿到地的概率也就大了。结果呢,地是拿到了,项目做了不赚钱甚至亏钱所有人白忙活一场。事实上,大至整个开发流程,小至施工环节,都常常出现风险预控不足,后期补救无力的情况。比如,在施工周期中,成本管理最大的风险其实是合约。项目在开工前成本测算做得很准,供应商招标价格也低,但是在合同中出现了重大漏项,目标成本一下子就失控了。

    3、成本优化简单粗暴,不该省的也砍一刀

    去年,某项目因为用塑料做人工湖火遍全网,令人哭笑不得。类似的“骚操作”不胜枚举,用假花替代绿植,在柏油路面喷油漆冒充塑胶跑道,用纸板门取代实木门等等,为了降低成本绞尽脑汁 。难道房企不知道,这样的降档减配会引发客户投诉吗?显然不是。但是很多项目,到了精装和景观阶段,预算早就不够了,再不省着花就亏了,于是手起刀落,不管三七二十一都砍一刀再说。于是,成本优化变成简单粗暴的乱砍成本,能少的用都少用,能不用的都取消;名贵材料能减则减,能替换的就替换。这也难怪项目一交付就维权。毕竟买房时是“卖家秀”,交到业主手里是“买家秀”,明明买的是改善房,拿到手的却是安居房配置,换做谁都接受不了。

    4、重视工具和方法,忽略“人”的作用

    有些房企,花了大量时间精力去建标准化体系,上线在线管理平台,各式管控文件洋洋洒洒几万字,一线却见效不明显。究其原因,标准大多停留在书面上,没有落地执行。一些房企认为,高度标准化之后员工只是执行工具,换成谁来做都一样。大量聘用零基础的新人,新员工来了之后没有系统性培训,就被扔到项目上自生自灭。与此同时,有经验的老员工待遇不涨,职位不升,造成人才大量流失。人员进进出出频繁,用人成本高不说,新老员工交接不到位导致资料丢失,数据断层,了项目成本管理的难度。

    对个人而言,成本也要多下现场,懂业务,才能变被动为主动。比如工程设置了一个太过紧张的工期,成本必须清楚工期的管控逻辑,项目整体的工程策划思路,总分包的穿插施工顺序,各分项专业工程施工工艺、做法和流程,从而判断工期设置是否合理,避免在合同价款中的新增很多不必要的抢工费用。就像有地产人调侃的,地产人整天忙着给搭体系、建标准、做在线化,其实都是自己在干掉自己。如果不想被干掉,千万别做个工具人。

全国业务咨询电话:400-091-8848
上海总部地址:上海市崇明县绿华镇富华路79号3幢119室
北京分公司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9号院建外SOHO11号楼2901室
山东分公司地址:青岛市崂山区深圳路230号檀香湾大厦1号楼902
沈阳分公司地址:中国(辽宁)自由贸易试验区沈阳片区全运路109-1号(109-1号)2层247-4478室
全国业务邮箱:shhrjzsj@163.com
seo seo